時至年末,雙節臨近,大蒜市場交易并不火熱,庫蒜賣壓略顯沉重,受庫期結束和盈利空間持續壓縮影響,當前儲存商在積極減倉或者獲利出局,而需求端改觀不大,市場走貨主要圍繞剛需進行,炒家以觀望為主,買賣交易呈現供強需弱態勢,冷庫大蒜價格在高位偏弱震蕩運行。
從價格方面看,金鄉庫內大蒜價格呈穩中下行走勢,11月20日大蒜價格漲至年內新高點4.63元/斤后,向上支撐的動力略顯不足,價格重心逐步向下移動,12月13日價格跌至4.43元/斤左右,月內價格跌幅約為4.32%。
金鄉庫內一般混級價格走勢圖
大蒜市場供應為何持續“發力”?
供大于求是導致蒜價走弱的主要原因。當前距離元旦還有半個月的時間,距離春節還有四十多天,元旦、春節的這個時間段是傳統的交易旺季,也是儲存商出貨比較集中的階段。目前市場貨源供應,一部分是前期收儲的原始貨,另一部分是短炒在售的貨源,當前階段賣貨原始存貨商是穩賺不賠,還能快速回籠資金,規避后期潛在風險;前期接貨的炒家有些是在11月份的高點拿的貨,其后大蒜價格回撤下行,隨著庫期的臨近,部分炒家選擇了止損出局,部分注資后繼續持有,供應量的增多對行情造成一定沖擊。
年末大蒜出口市場是否依舊“給力”?
中國大蒜以其高質量、低價格的優勢,受到海外客戶的追捧,大蒜出口量居于全球首位。本網數據顯示,2010年以來,我國鮮或冷藏的大蒜年出口量增幅明顯,其中2020年全年的大蒜出口量突破性增長至217萬噸左右,2023年的出口量在193萬噸左右,2024年1-10月的出口量約為175萬噸。
據相關數據顯示,2024年12月份上半月,我國共出口大蒜約9.80萬噸,大于2023年同期的8.50萬噸和2022年的7萬噸,但要少于今年11月份的12.70萬噸。如此看來,年末中國大蒜出口依舊給力。
但近期美國眾議院通過2025財年“國防授權法案”,其中涉及全面禁止進口從激光雷達到大蒜等中國商品。相信大蒜做夢也沒想到,竟然能對美國構成“極大威脅”,禁止進口“威脅美國安全”的中國大蒜,被寫入美國正式法律,十分的荒誕可笑。
中國大蒜常年出口到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,主要出口市場包括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。美國在我國大蒜出口市場中的位置并不突出,海關數據顯示,2022年美國進口我國鮮或冷藏的蒜頭約為2.25萬噸,僅占當年出口總量的1.16%;2023年美國進口我國鮮或冷藏的蒜頭約為2.22萬噸,僅占當前出口總量的1.15%;2024年1-10月份,美國進口我國鮮或冷藏的蒜頭約為2.0萬噸,僅占總出口量的1.14%。
美國對進口農產品設置了嚴格的檢驗檢疫標準,多年來中國大蒜出口美國是符合美國的食品安全標準的,如今中國大蒜被扣上了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“帽子”,真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-離譜到家了。
春節前大蒜市場能否再次”聚力“?
目前大蒜盤面行情繼續震蕩,現貨市場行情也是居高持穩,市場交投氛圍清淡,賣家雖有出貨意愿,但對價格底線堅守,有購貨需求的買家,多是貨比三家,產區交易是高不成,低不就,大蒜價格能否再次聚力上漲?
大蒜價格的走勢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,對于年末蒜價是否會出現突破性的上漲,也需要一些新的變量出現。元旦、春節兩節臨近,如果國內市場需求增加或出口量加大,那么持貨商有可能會抬高要價,大蒜價格就有上漲的可能。天氣是影響大蒜產量的重要因素,大蒜價格高的年份,一般會有極端天氣的出現,2015-2016年,大蒜種植面積大幅減少,又遭遇了寒潮天氣,大蒜產量大幅下降,使得當年大蒜價格飛漲。今年大蒜播種期氣溫偏高,蒜苗生長期間多以晴好天氣為主,雨雪天氣較少,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中,蒜苗根系粗壯,葉片翠綠,部分種植早的地塊甚至出現旺長的情況。另外,目前在金鄉、河南的早熟蒜地,出現部分早熟蒜根部腐爛,葉片發黃脫落的現象,這是與氣溫偏高,大蒜植株受到細菌侵染后,形成的根腐病有關。
氣候是影響蒜苗生長的重要因素,中國氣象局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,今年冬季(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),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,但季內氣溫冷暖起伏顯著,發生過程性強降溫的可能性大。如果出現去年那種前期低溫,中期溫度升高,后期再遭遇低溫的情況,大蒜苗長勢將受影響,進而會影響大蒜產量。